close

  參考消息網10月30日報道 外媒稱,根據樂施會西班牙分部公佈的一份題為《終結不平等,打破游戲規則》的報告顯示,在過去一年中,世界上最富有的85個人的財富增長了14%。這就意味著,這些人的財富總和平均每分鐘增加40萬歐元。經濟危機爆發以來,十億萬富翁人數翻了一番,已從2008年的793人增加到1645人。如今撒哈拉以南非洲已有16人財富需要以10億美元作為計算單位,但是和他們共同生活在這片大陸上的3.58億人卻生活在極端貧困當中。
  據西班牙《世界報》10月29日報道,上述數據只是該報告中的一小部分。樂施會在報告中警告,日益加劇的不平等可能導致消除貧困的鬥爭發生倒退。不平等主要源於市場原教旨主義和使少數人受益的法律。
  報道稱,一方面,近年來的經濟思潮主要由市場原教旨主義控制。這種思想認為,只有減少政府干預才能實現經濟持續增長,而放任市場自由發展。與此同時,它削弱了控制不平等現象所必需的政府調解和財政支持。
  另一方面,無論是在窮國還是富國,社會精英都會利用其政治影響力來贏得政府的支持,例如免除稅收、優惠合同、租用土地和政府補貼等,同時卻反對政府出台有利於維護大多數人權益的政策。很多富人得益於政府的庇護而不斷積累財富。例如,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和烏克蘭的私有化運動讓一些政治投機者一夜暴富。
  西班牙也不例外。在過去的一年中,全國最富有的20個人的財富增長了154.5億美元,他們的財富總和相當於1400萬最貧困人口的財富總和的1/3。今年3月這20個人的財富總和達到了1154億美元。
  雖然近年來經濟不斷發展,但是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已成為世界上不平等現象最嚴重的地區。最富有的人掌握著該地區總收入的將近50%,而最貧窮的人只占有5%。在過去的一年中,該地區十億萬富翁的人數增加了38%,增速比世界其他任何地區都要快。
  報道稱,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富人放在避稅天堂的財富約為2萬億美元。該地區企業的逃稅率普遍較高——墨西哥為46%,厄瓜多爾甚至達到65%,但逃稅行為卻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經濟極端不平等國家的殺人率是相對平等國家的4倍。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就是一個例子。全世界最危險的50座城市當中有41座位於該地區,2000年至2010年發生了100萬件殺人案。在一個高度不平等的國家生活很不安全。
  國際樂施會執行主席溫妮·拜厄尼馬錶示:“極端不平等制約著全世界大部分人口的發展。現在經濟發展只對最富有的人有利,面對這種情況各國政府卻毫無作為。我們不能允許只追求短期利益的經濟理論和只追求個人利益的有錢有勢者矇蔽我們的眼睛。在全世界每天都有成千上萬人死於缺乏醫治,很多孩子不能上學,但少部分社會精英卻不斷積累財富並且揮霍無度。”
  根據樂施會的統計,假如全世界最富有的3個人當中隨便一個人每天花費100萬美元,那麼需要200年才能消耗掉所有的財富。
  樂施會西班牙分部負責人何塞·瑪麗亞·貝拉表示:“日益加劇的不平等絕非偶然,而是某些政策打破平衡之後的必然結果。財富不平等水平居高不下導致社會兩極分化嚴重,社會團結更無從談起。”
  貝拉還說:“西班牙應該脫掉歐盟第二最不平等國家的帽子。必須儘快達到這個目標,不能坐等經濟複蘇。經濟增長不會促進社會平等和發展。必須通過制定財富再分配政策來降低不平等水平,例如合理平等的稅收政策、增加公共開支、縮小收入差距、促進男女平等等。但是西班牙政府卻背道而馳,不但沒有實施公平的稅收政策,也沒有增加財政預算中公共開支的比例。”
  報道認為,只要將全世界所有十萬億富翁1.5%的財富拿出來,就可以保障最貧困國家的所有兒童能夠上學,併為全世界最貧窮的49個國家的患者送去醫療服務。
  拜厄尼馬錶示:“經驗告訴我們,貧困和不平等並非不可避免的,也絕非偶然,而是某些政策造成的後果。必須馬上行動起來才能恢復平衡,例如推行資源和權力再分配政策,並且給予最貧窮的人更多話語權。”
  樂施會的報告指出,旨在消除不平等的政策可能給社會模式帶來不小的衝擊。例如,假如印度能夠遏制不平等現象的發展,那麼超過9000萬人有望到2019年擺脫貧困。假如肯尼亞保持現有的不平等水平,那麼今年還將有超過300萬人加入貧困人口行列。
  拜厄尼馬說:“不平等會阻礙經濟發展,腐蝕民主的根基,誘發不穩定因素,與此同時還會加劇歧視,尤其是性別歧視。”
  2013年在西班牙、巴西、印度、南非、英國和美國等6個國家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大多數人認為富人和社會其他群體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目前貧富差距成為一個在世界範圍內引發擔憂的問題。全人類對平等社會的渴望愈發強烈。不平等並非不可避免。有些國家已經開始行動起來。在巴西,最低工資從1995年到2011年增長了將近50%。
  各國政府可以將財政系統作為消除不平等的利器。2012年塞內加爾大選選舉出新總統之後,政府採取了一種新的稅收制度,將從富人和企業手中收繳的稅款用於公共服務。
  世界格局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承認應當將發展重心轉移到發展中國家。歐盟10國此前還提出征收金融交易稅,以遏制國際金融市場上的投機行為。(編譯/劉麗菲)
  
  【延伸閱讀】外媒:歐央行購債政策可能拉大歐洲貧富差距
  北京時間10月28日晚間消息,歐洲央行行長馬裡奧德拉吉在疲於應對歐元區通貨緊縮的同時可能要面臨另一個美國人非常熟悉的問題,那就是收入差距擴大。
  在把基準利率降至幾乎零利率後,德拉吉計劃通過大規模資產購買項目把歐元區的通脹率提高至目標水平。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瑟夫-斯蒂格利茨表示,歐央行越接近於推出類似美聯儲,英國央行和日本央行的量寬政策,就越可能面臨使富人更富窮人更窮的窘境。
  這種情況在美國出現過,隨著美聯儲推出量化寬鬆項目,富人的資產越來越升值導致美國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雖然貨幣政策者們計劃推出的資產購買項目初衷是穩定經濟狀況並刺激經濟複蘇,但是越來越多的央行官員和經濟學家開始質疑這樣做的後果會不會令歐洲像美國一樣出現貧富差距擴大的情況。
  “央行使用這種非常規的甚至史無前例的貨幣政策的次數越多,造成不可預知後果的可能性就越大,比如貧富差距擴大就是其中之一,”國際清算銀行前主席威廉-懷特表示。“如果你覺得現在的債臺高築和銀行系統破產都是潛在問題,我們可以通過貨幣政策來解決潛在的結構性問題,這種想法是非常危險的。”
  在托馬斯-皮凱蒂(Thomas Piketty)名著“二十一世紀的資本(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一書英文版發佈後有關貧富差距擴大的爭論更加激烈。他指出資本主義可能令富人財富積累的速度比其他社會群體更快。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奧利維爾-布蘭查德(Olivier Blanchard)今年四月曾表示,貧富不均對宏觀經濟以及宏觀經濟政策制定的影響在我們的已成傷越來越重要。英國央行首席經濟學家安德魯-霍爾丹(Andrew Haldane)五月份表示,各國央行在金融危機時有時候也遭遇過困境。
  根據總部位於巴黎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公佈的最新數據,在全球28個貧富差距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國高居第三,僅次於土耳其和智利。經合組織表示,美國的基尼繫數在2011年時為0.39,高於任何一個歐洲國家。歐洲地區基尼繫數最高的國家是西班牙,也僅為0.34。
  美聯儲主席耶倫今年10月17日曾表示,她對美國19世紀以來她所看到的美國財富和收入差距狀況表示非常擔心。(蕭何)
  (2014-10-28 18:36:25)
  
  【延伸閱讀】日媒:百萬富翁數量增多 俄羅斯貧富差距最大
  參考消息網10月27日報道 日媒稱,百萬富翁俱樂部已不是過去的樣子。過去,“成為百萬富翁”是取得難以想象的成功的標誌,表明你成為了金融界的精英。至於你是靠財富還是收入取得成功的,人們不會怎麼談論,因為這並不怎麼重要。百萬富翁俱樂部規模很小,如何成為其中一員不值一談。
  《日本時報》網站10月25日發表題為《世界迅速擴展的百萬富翁俱樂部》的文章稱,時至今日,百萬富翁雖不是隨處可見,但數量也不少。一份最新研究報告顯示,2014年全世界共有3500萬百萬富翁,其中約40%(1400萬)是美國人。這約占美國成年人口(2014年的數據是2.41億)的5%,即每20名成人中就有一名百萬富翁。屬於精英,是的;高不可攀,不是。日本是僅次於美國的百萬富翁數量最多的國家,占全世界總數的8%,然後是法國(7%)、德國(6%)和英國(6%)。中國排名第8,占3%。
  這些數字來自瑞士信貸銀行研究部的一份研究報告。自2010年以來,瑞士信貸銀行研究部一直在世界各地的個人財富進行估算。這些數字反映的是凈資產,而非年收入。財富總額包括房產、企業和金融資產(股票、債券)價值並減去負債額。
  毫無疑問,如果根據收入計算,百萬富翁的數量將大大減少。在這份研究報告中,擁有一套價值30萬美元的無貸款住房並且退休賬戶和金融投資總額達到70萬美元的美國人才有資格成為百萬富翁。
  按照這一標準,該報告認為全球個人財富總額截至2014年年中已從2000年的117萬億美元增加至263萬億美元。美國的財富達到84萬億美元,幾乎占到總額的三分之一。人口更多的歐洲的財富總額與美國差不多。美國的財富中值(財富超過和低於這一數值的美國人各占一半)是5.3萬美元,相當於許多中產階級家庭的住房價值。日本的總財富是23萬億美元,但由於分配更加平均和人口更少,日本的財富中值是美國的兩倍多,為11.3萬美元。中國的財富是21萬億美元,財富中值是7000美元。
  瑞士信貸銀行對財富不平等狀況作了特別分析。不出所料,這種情況很常見。分析報告一上來便提醒讀者,財富不平等(主要是股票和債券的所有權)通常比收入不平等(主要是工資、薪水、股息和利息)嚴重得多。
  在美國,最富有的10%的美國人約擁有75%的個人財富,這一比例自2000年以來從未改變過。最有錢的10%的人的收入占比則略低於50%。但這份研究報告還發現,財富不平等幾乎在所有社會都很嚴重。
  2014年,德國最富有的10%的人擁有62%的個人財富,瑞典是69%,日本是49%,中國是64%,澳大利亞是51%,英國是54%,法國是53%,瑞士是72%,丹麥是68%。研究報告指出,這些國家的貧富懸殊狀況並因各國在稅收和遺產繼承政策方面的巨大差異而有所改變。
  然而,有一個國家的財富不平等狀況“遠遠超過其他國家,以至應該單列出來”。這就是俄羅斯。2014年,俄羅斯最富有的10%的人擁有85%的個人財富。他們成為寡頭不是沒有原因的。
  (2014-10-27 20:14:14)
  
  【延伸閱讀】俄媒:俄羅斯貧富差距巨大 削弱了經濟活躍度
  參考消息網10月12日報道 俄媒稱,1970年至2012年,俄羅斯的人均國民收入增長“首先具有通脹色彩”,收入分配朝對富裕階層有利的方向傾斜。俄科學院中央經濟-數學研究所的經濟學家們通過研究得出上述結論。
  據俄羅斯《生意人報》網站10月9日報道,這些經濟學家將俄羅斯所有民眾劃分為5個階層(每個階層約有20%的人口):第一階層是人均收入最低的,第五階層則是人均收入最高的。這五個階層的收入分配態勢可劃分為4個各具特點的時期。1970年至1990年,收入差距縮小,臨近1990年時第五階層收入是第一階層的3.3倍。1990年至1995年,第一階層的收入大幅縮水,減少了1/3;而第五階層的收入猛增46%。1995年至2007年,第一階層越來越窮,第五階層則越來越富。2007年至今,第五階層收入一直穩定地相當於第一階層的9倍。
  報道說,比較俄羅斯與其他國家的貧富差距可看出,烏克蘭、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在2000年的貧富差距才與俄羅斯在1990年的水平相當,而俄羅斯的貧富差距已經逼近中國、墨西哥和智利的指標。2008年至2011年的經濟危機對俄羅斯收入分配態勢和貧富差距水平均未產生影響,這表明應當對俄羅斯現有的分配和貨幣政策進行專門的分析。
  報告最後指出,不利的經濟和社會形勢造就瞭如此巨大的貧富差距,削弱了經濟活躍度,妨礙俄羅斯現代化。俄不僅應當對這種情形的社會根源進行深入的科學分析,還應進行廣泛的社會討論。(編譯/朱麗峰)
  (2014-10-12 07:09:01)
  
  【延伸閱讀】外媒:美國貧富差距拉大威脅快餐業發展
  北京時間9月25日凌晨消息,媒體周三分析文章指出,美國富人和窮人之間財富差距的加大正在對快餐連鎖店敲響警鐘。
  NPD集團的統計顯示,人均消費在5美元左右的快餐店,其客流量在2014年6月結束的一年中與之前一年持平,而更高檔餐廳的客流量在同期有3%的增長。
  下圖顯示高端餐廳和廉價餐廳客流量在過去三年中的差異: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由於快餐連鎖店客流量在全部餐廳客流量中有80%的占比,這類餐廳客人的減少對整個餐飲行業也有極大的影響。
  NPD集團的分析師邦尼-瑞格斯(Bonnie Riggs)指出,餐廳運營商需要讓中產階級有更多的用餐選擇,才能彌補快餐連鎖店客流的下降。
  數據顯示,人均消費在10美元到20美元之間的餐廳,客流量在2011年6月到2014年6月之間僅有5%的增長;而人均消費在40美元以上的高檔餐廳,客流量同期增加11%。
  邦尼-瑞格斯指出,“雖然自認是中產階級的消費者比例正在萎縮,但是這個群體還是在總人口中有極高的占比,絕不應該被無視。然而,僅僅以合理的價格提供良好的產品已經遠遠不夠,深入理解他們出外就餐時需要得到一些什麼,才能更好的吸引他們。”
  邦尼-瑞格斯認為,除了質量,價格合理的食物之外,中產階級還希望有好的服務,用餐環境以及氛圍。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中等收入群體在人口中的占比已經從1970年代時候的55%降低到了現在的45%。而這些處於中產狀態的家庭,收入相比1999年並沒有提升。
  紐約時報的報道稱,“在經過通貨膨脹調整之後,美國中產家庭的收入相比經濟衰退之前實際下降8%,相比1999年的峰值要低9%,相比里根執政期結束,基本上沒有變化。” (孔軍)
  (2014-09-25 02:42:08)  (原標題:外媒:全球最富者每天花100萬美元 200年才能花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n25hnjuq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